双创之星家训基地

工作室概况

美育心语

重阳节 | “时光冉冉今又重阳·岁月无痕常伴左右”

浏览:        时间:2023-10-23


节日溯源



重阳”之名称由来,得名于古籍《易经》中的“阳爻为九”。九九归一,一元肇始,万象更新。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。

九月初九,日与月皆逢九,是谓“两九相重”,故曰“重九”,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,故谓之“重阳”。

节日习俗

晒秋

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,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“晒秋”特色。去乡村赏民俗、看晒秋,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。“晒秋”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,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


登高

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。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。据文献说,“登山祈福”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。


佩茱萸

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节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,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、逐风邪。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

文学记述


民间歌谣

菊花黄,黄种强;

菊花香,黄种康;

九月九,饮菊酒,人共菊花醉重阳。


著名诗词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王维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
重阳节与敬老节的渊源


在中国古老的《易经》中,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又为“极数”,指天之高为“九重”。九月初九,日与月皆逢九,是双九,故曰“重九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,故称“重阳”,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。因为“九九”重阳与“久久”谐音,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,因此,重阳节害意深远,自古以来,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。

1989年,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建为“一国老人节”、“敬者节”,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、敬考、爱者、助老的节日。2012年12月28日,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。